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正文

我校4位博士获准2017年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立项

近日,从国家自然基金委获悉,我校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李朋娜、李树娜博士,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李海娟、苏丽艳博士获准2017年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立项,共计资助金额88万元。

李朋娜博士申请的《基于阴极化学修饰的MFC构筑及其增强CO2还原性能研究》项目提出利用微生物自身产电的方式实现CO2还原的新策略,以异化铁还原菌为阳极电子供体,金属@金属氧化物化学修饰的碳毡为阴极构筑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体系,评价该体系催化还原CO2生成甲酸的性能;通过对阳极菌株的筛选研究菌株产电与CO2还原之间构效关系;深入探究阴极化学修饰材料结构对CO2还原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催化机制,为有针对性地选择MFC阴极化学修饰材料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该体系还原CO2过程简单节能,反应条件温和,菌株来源广泛,不需要额外能量的输入。期望藉此研究获得一种简单高效的CO2转化方法,揭示CO2还原的本质特征,丰富CO2还原的基础理论,拓宽MFC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范围。

李树娜博士申请的《CeO2-TiO2复合氧化物的形貌调控及其负载的Au催化剂甲醛催化氧化性能研究》项目以Au/CeO2-TiO2催化剂为研究对象,以载体CeO2-TiO2的形貌调控及其形貌、结构与Au/CeO2-TiO2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为研究主题。首先,采用水热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不同形貌且尺寸均一的CeO2-TiO2,探明不同形貌CeO2-TiO2的生长机理。然后,利用不同形貌CeO2-TiO2暴露的特定晶面及活性组分吸附位以胶体沉淀法担载纳米Au粒子,以此提高活性位密度,调控催化反应途径,提升催化性能;建立CeO2-TiO2的形貌、结构与Au/CeO2-TiO2催化剂在甲醛催化氧化反应中的构-效关系。最后,通过对Au/CeO2-TiO2催化剂反应动力学和反应历程的研究,确定反应动力学常数,提出反应机理。本项目的开展为新型高效甲醛催化氧化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思路。

李海娟博士申请的《极端噬热菌中parABSm基因位点的遗传结构与功能及parABm的缺失导致子细胞死亡的过程研究》项目旨在获得parABm敲除突变株,检验突变株的表型来分析parABSm的功能,如参与细胞形态维持、细胞分裂、大质粒的复制、最关键的是参与大质粒的子细胞分离过程;观察parABm突变株中缺失大质粒的子细胞的形态是否畸形、核DNA是否断裂,细胞是否死亡等,模拟出parABm的缺失导致子细胞死亡的过程;通过体内(in vivo)和体外(in vitro)的ParBm-parSm蛋白质-DNA结合实验,鉴定出parSm序列,分析parABSm位点的遗传构成与特性。

苏丽艳博士申请的《SEUSS家族基因在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解析》项目以番茄为材料,主要完成SEU超表达和RNAi抑制表达载体构建,并通过转基因技术分析SEU对番茄果实发育的调控功能;利用RNAseqPull-down及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转基因植株差异表达基因及SEU互作蛋白,揭示SEU-下游基因-果实形成之间的调控网络。研究结果将解析SEU调控番茄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并可为果实类作物品种改良提供新基因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